地锚
+
  • 地锚

地锚


玻璃温室作为一种高精度农业设施,对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,地锚是保障其抵御强风、积雪等外力的关键部件。

产品详情

详情介绍

玻璃温室作为一种高精度农业设施,对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,地锚是保障其抵御强风、积雪等外力的关键部件。以下从玻璃温室地锚的作用、类型选择、施工要点及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:

一、玻璃温室地锚的核心作用

  1. 抗风固定
    玻璃温室表面积大,易受强风冲击,地锚通过连接温室骨架(如立柱、桁架),将风力产生的水平推力传递到地下,防止温室整体倾斜或被掀翻。
  2. 抗雪承重
    冬季积雪会对温室顶部产生垂直压力,地锚可辅助固定基础,避免温室因不均匀沉降导致骨架变形、玻璃破碎。
  3. 地基加固
    对于土壤疏松或多风地区,地锚能增强温室基础与地基的连接强度,减少长期使用中的沉降或位移。

二、玻璃温室地锚的类型及适用场景

根据温室规模、地质条件(土壤类型、地下水位)及当地气候,常见类型如下:


 

地锚类型结构特点适用场景优势
螺旋地锚由螺旋叶片(直径 10-30cm)和钢杆组成,通过机械旋入地下,顶部带连接环。中小型玻璃温室、土壤为黏土或砂壤土、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。安装快捷(无需开挖)、可回收复用、成本较低。
混凝土地锚预制混凝土块(或现场浇筑),内置钢筋连接件,埋深 1-2m,靠自重和土壤摩擦力受力。大型玻璃温室、风力荷载大(如沿海地区)、土壤承载力较差(如软土)的场景。承重能力强、耐久性高,适合长期固定。
板状地锚钢板(厚度 8-12mm)焊接钢杆,垂直或倾斜埋入地下,通过钢板与土壤的摩擦力锚固。温室侧墙或端墙的辅助固定,土壤为硬土或含碎石的区域。受力面积大,抗拔力稳定,施工简单。
组合地锚螺旋锚 + 混凝土基座,或钢索连接多个地锚,分散受力。超大跨度玻璃温室、台风高发区、地基不均匀的场地。抗拔力强,适应复杂地质条件。

三、玻璃温室地锚的施工关键要点

前期勘察与设计
  • 明确当地基本风压(参考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)和积雪荷载,计算地锚所需抗拔力(通常要求单锚抗拔力≥5kN,大型温室需达 10-20kN)。
  • 勘察土壤类型:砂质土需增加地锚埋深或选择螺旋锚;黏土地需注意排水,避免积水导致地锚锈蚀。
  • 避开地下管线(如灌溉管、电缆),距离温室基础边缘≥50cm,防止施工破坏基础。
安装流程
  • 螺旋地锚:使用专用钻机将地锚旋入地下,埋深根据土壤而定(一般 1.2-2m),确保螺旋叶片完全入土,顶部与温室骨架连接点水平对齐。
  • 混凝土地锚:开挖基坑(尺寸≥50cm×50cm×80cm),放入预制混凝土块(或现场浇筑,标号≥C25),嵌入连接钢筋,回填土夯实,养护 7 天以上再受力。
  • 连接固定:地锚与温室骨架通过钢索、花篮螺栓或 U 型卡连接,确保节点牢固,且预留 1-2cm 调节量,避免温度变形导致应力集中。
验收标准
  • 抗拔力测试:采用拉力计进行现场抽检,单锚抗拔力需达到设计值的 1.2 倍以上。
  • 外观检查:地锚无变形、锈蚀,连接部件无松动,埋入部分无虚土。

四、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

定期检查
  • 每季度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松动,钢质地锚有无锈蚀(尤其多雨地区,需每年涂刷防锈漆)。
  • 大风、暴雨后重点检查地锚周围土壤是否沉降,若发现骨架倾斜,及时通过花篮螺栓调整张力。
特殊情况处理
  • 土壤解冻或雨季过后,需重新测试抗拔力,必要时加深地锚或增加数量。
  • 若地锚出现变形或断裂,立即停用并更换,更换时需选用同规格或更高强度的地锚。
长期耐久性保障
  • 钢质地锚优先选择热镀锌处理,混凝土地锚需在表面做防水涂层,避免地下水侵蚀。
  • 温室翻新或改造时,需根据地锚实际状态评估是否复用,超过设计使用年限(通常 15-20 年)的地锚建议全部更换。


 

玻璃温室地锚的选择和施工需结合实际环境 “量身定制”,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温室的安全运行,尤其在极端天气频发地区,需严格遵循设计规范,确保锚固强度与耐久性。

上一页

下一页

上一页

下一页

相关产品


玻璃温室整体方案

提供玻璃温室从设计到落地的整体解决方案

焊接钢管 ASTM A53

ASTM A53 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(ASTM)制定的《黑色焊接与无缝钢管标准规范》,主要用于压力管道和机械结构领域

方矩管ASTM A500

本标准是以固定代号 A500/A500M 发布的。其后的数字表示原文本正式通过的年号;在有修订的情况下,为上一次的修订年号;圆括号中数字为上一次重新确认的年号。上标符号(ε)表示对上次修改或重新确定的版本有编辑上的修改。

光伏整体方案

光伏整体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,旨在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有效规划、设计、建设和运营。